摘要:
本研究調查了台灣農民使用氣象資訊服務的經濟效益,並探討相關的政策意涵。在台灣,由於氣象資訊主要由政府氣象單位提供,具有類公共財的性質。因此,直接評估其潛在市場價值和經濟影響非常困難。然而,如能充分利用準確的氣象數據的話,可以顯著影響農民的決策(例如生產規劃、災害預防和風險管理),從而提高農作的生產力並減少損失。過去研究已經指出,假設市場價值評估法(CVM)可用來估計台灣農民對這些氣象服務的願付價格(WTP),以得出可能的經濟價值,而研究結果顯示,氣象資訊的感知價值與氣象預報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密切相關,此外,農民投資農業災害保險的決定也可能取決於其所獲得之氣象資訊品質。這些結果凸顯了政策應用的必要性,特別是如何提高氣象資訊的準確性和可及性,以發揮其在農業部門的最大價值,透過這些改進手段將可以增加農民決策的幫助,鼓勵更廣泛地採用基於天氣的風險管理工具,並最終將可有助於台灣農業的永續與韌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