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ademic & Publications

地方創生涉及跨部會和多層級的公、私部門運作,如何加以整合本是難題。多層級政策執行體制的觀點指出,如果層級之間的權責分配沒有伴隨足夠資源的轉移,就會限制執行者採取必要行動的能力。原先政策規劃中以地方公所作為整合推動單位的機制,在實際的推動中卻逐漸落於邊緣化的角色,反映地方創生政策執行困境。本文以宜蘭縣蘇澳鎮的行動經驗為例,探討地方公所在推行地方創生時的挑戰,以及未來政策調整需求。蘇澳鎮的經驗反映出,在多層級治理的政策執行體制中,執行成果高度受到府際之間的協調互補關係所影響,也很容易因制度安排不足而導致執行成效的落差。鄉鎮市公所作為地方創生政策執行的基層,其必須同時面對過往不熟悉的鄉鎮發展策略規劃、不易取得的部會政策資源規範和地方各類行動者資訊,以及缺乏足夠的自主財政預算和執行人力,因而處於政策執行可行性的高風險狀態。未來在地方創生政策的執行體制調整上,須超越只是籌措政策補助資源的模式,理解地方公所在政策執行上所面對的多項難題,諸如層級權責不對等、資訊溝通不足,以及缺乏合適的協力措施等問題,並在執行體制上重新加以調整,才能真正達成地方創生的目標。
作者: 黃仁志
被譽為「AI教父」的輝達(Nvidi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在近二年遍訪全球大國時大聲疾呼打造「主權人工智慧」(Sovereig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主權AI)的重要性,成功引發各國的關注。「主權AI」是「數位主權」(Digital Sovereign)的一支,著重在各國對於掌握AI發展應用之相關技術與基礎建設的能力,避免因為技術依賴或是資源限制,導致AI應用受制於人,無法體現本國所需的應用特性。為此,國家必須整備相關政策,建構「自主開發、運用、生產AI技術的能力,包含基礎建設、數據、人力、商業網路等」。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同時也指出,新一波的AI浪潮將因政府對AI技術的參與和投資而催化進程,因為越來越多地區/國家認知到,必須建立自己擁有主權的AI系統,才能進一步滿足經濟與社會的需求。追求主權AI的趨勢即反映出,AI的未來發展將轉向更加在地化、客製化的開發與設計模式。對AI技術的思考布局,則須將AI相關技術視為數位轉型的基礎建設,而不只是需要與法律制度衝撞和協調的社會科技問題。
作者: 黃仁志 ; 彭觀儀
中華經濟研究院自2012年11月與2015年1月起,正式發佈臺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Taiwan Manufacturing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PMI)與臺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Taiwan Non-Manufacturing Index, NMI)。有別於其他國家,臺灣採購經理人指數報告除提供全體製造業PMI與非製造業NMI外,另提供產業別PMI/NMI,及各產業相對應之生產數量(商業活動)、新增訂單數量、人力僱用數量、現有原物料存貨水準、供應商交貨時間、未完成訂單、客戶存貨、新增出口訂單、進口原物料數量、原物料價格、存貨觀感、服務收費價格與未來六個月展望等細項產業別資訊。自2018年4月起中經院發布季節調整後PMI,並於每年4月視模型檢定結果評估是否回溯修正(Revisions)。PMI五項組成指標外之六項擴散指標以及產業別數據,則全數為未經季節調整後之原始數據,故數值仍會反映一定程度之季節性。在每期『產情快遞』專欄中,我們將利用簡單的圖表與重點論述,讓您快速掌握臺灣製造業及非製造業的近期表現,並在製造業六大產業與非製造業八大產業中,各擇一值得注意的產業做詳細報導。
作者: 王健全 ; 陳馨蕙
當前中國大陸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時刻,這標誌著從高速成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的過程,新質生產力成為產業布局的核心,代表著從傳統生產力向新質生產力的轉變。然而,這種轉變也帶來了一系列挑戰。面對挑戰,中國大陸正在探索一條新舊動能轉換的新路,機會與挑戰也蘊藏其間。
作者: 謝念億
中國經濟現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內外眾多不利因素下,中共終於決定在2024年7月召開先前延期舉行的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簡稱:三中全會),預期將透過「全面深化改革」,持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以應對美國等國家在市場及科技上的激烈競爭,並解決目前面臨的經濟瓶頸,逐漸「去風險化」。
作者: 陳之麒
中國大陸近期為因應內部經濟轉型升級和外部技術圍堵,表態推動發展未來產業,作為落實「新質生產力」概念、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具體措施。《關於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全面布局包括未來製造、未來資訊、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健康等6大未來產業,並試圖打造10類標誌性產品;但部分未來產業仍與美國的關鍵和新興技術清單重疊,且需要10-15年的發展過程,諸多細節和成效有待觀察。
作者: 鍾富國
本文主題環繞於「中國式現代化」,聚焦在中國大陸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及各省市發展現況,同時考量中國大陸在特殊的經濟與社會體制下,如何推動其基本公共服務的現代化發展,並透過戶籍制度改革成效來加以觀察,藉以探討中國大陸追求「共同富裕」與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可能進程。
作者:
近10年來婦女至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求職人數都在40萬人以上,顯見擬重返職場的婦女是一群龐大且重要的潛在人力資源。目前我國多以職業訓練課程,以及提供津貼或就業獎勵,協助重返職場者,不過效果不明顯,建議參考英國或澳洲作法,讓企業在協助婦女重返職場時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以提升女性勞參率。
作者:
疫情沒有影響臺灣整體經濟,但卻讓臺灣房價呈現飛漲,自疫情以來已連續4個年度上漲,漲幅更超過疫情前8年的累積。本文利用房市交易量與存量關係探討房市是否過熱,預估2024年將是自2011年來交易量最大的年度,買房儼然成為全民運動,並預估2024年度全臺房貸負擔比不少縣市將大幅增加,若未來經濟成長趨緩,不少人將面臨還不起房貸的風險,如何抑制民眾以房抗通膨的預期心理,以抑止不當炒作,將是政府健全房市的關鍵。
作者:
2022年11月ChatGPT橫空出世,引發全球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術的熱潮。隨著AI技術成熟,各種AI應用逐漸融入各行各業,農業也不例外。農業AI可以協助農民提升生產效率、改善作物品質,也可藉其強大的運算能力來預測災害、減少損失,在進階應用中能輔助規劃或協助建立專家系統,以利相關人員進行農務的決策。本文主要探討聯合國糧農組織和美國對於農業AI的應用方向,也對臺灣農業如何應用AI提出建言。
作者: 許仁弘 ; 鄭向農 ; 洪子淵
本文針對中國大陸氣象服務發展進行初探,首先介紹中國氣象局的發展沿革與管理架構,而後藉由政策文件內容,了解中國大陸氣象服務的發展歷程與政策目標,透過資料綜整,發現中國大陸氣象服務近年來在政策支持下,已有所發展,民間氣象產業也逐漸興起,然而,國家氣象部門—中國氣象局以及相關國有企業,對於中國大陸氣象服務供應,仍扮演決定性的角色,此一情況對於中國大陸氣象產業的發展是否具有促進作用,或是反而對於私人部門投入氣象領域造成阻礙,值得後續觀察。
作者:
本文梳理中國大陸貨幣政策架構轉型,預期當前最終目標為幣值與金融穩定,中間目標為廣義貨幣供應量與社會融資。政策工具除公開市場操作、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重貼現利率、選擇性信用管制與窗口指導,更引入新型與結構型政策工具、利率走廊、總體審慎與跨境資本監理。後續聚焦財政與貨幣政策的結合,轉向直接金融與價格型調控。
作者: 王國臣
中國大陸房地產市場近年持續下滑,房地產投資、銷售和價格均表現疲弱。各大房企面臨債務危機,市場前景黯淡。近期中國大陸當局推出多項房地產政策,包括降息、延長與擴大金融支持房企、降低首付比、調整房貸利率和促進保障性住房等,旨在刺激需求和去庫存。惟總體結構未現大幅改善下,短期中國大陸房市與總體經濟仍難以復甦,後續政策支持力道與市場信心仍有待觀察。
作者:
在沒有半導體復興就沒有日本復興的覺悟之下,日本近年來積極透過國內生產基礎整建及國際研發合作,促進半導體產業重返昔日榮光。今(2024)年2月台積熊本廠以日本政府史上對單一產業、單一企業最高補助金額之姿落成啟用,標幟著日本政府半導體產業復興計畫向前邁進一大步,也為日本亟希藉由AI等新技術加速國內數位轉型,解決人手不足、綠色轉型、經濟安全保障等社會課題奠定基礎。這些國際情勢的變化以及日本國內經濟產業轉型的動向,不僅蘊藏著日本重返世界大國核心的野心,也是臺日深化彼此科技戰略夥伴關係重要的契機。
作者: 呂慧敏
隨著AI的快速發展,AI沙盒被視為支持創新、監管風險的重要機制,並因經營者的需求和資源而有所異。學術機構的AI沙盒以支持研究和教學為主,科技公司利用AI沙盒測試新服務功能,國家層級的AI沙盒強調兼顧創新應用和監管風險。未來,我國可以在既有的評測機制上設立AI沙盒,強化我國AI創新能力。
作者: 黃仁志
情緒人工智慧(Emotion AI, EAI)以個人外在生理徵象「推論」個人內部心理狀態,其分析重點不在於個人表達了什麼,而是個人如何表達。這種缺乏科學基礎的推論技術,儘管讓歐盟大動作透過人工智慧法案(AI Act)明文禁止EAI於特定領域之應用,但似乎未對該技術之商業潛能造成絲毫影響。本文將以此EAI為題,試圖從該技術之理論基礎談起,並綜整其主要應用領域及影響未來發展之關鍵因素,藉以了解EAI的魅力與本質。
作者: 顧長芸
關鍵礦物已是全球合作重要議題,本文將以東協角度出發,探討其關鍵礦物發展及對外合作情形。部分東協國家關鍵礦物發展對產業發展至關重要,如印尼為全球最大鎳礦儲量與產量國,近年透過下游化政策積極發展電動車電池產業。此外,東協國家也日益強化在關鍵礦物的對外合作,透過外國資金與技術支持,提升自身礦物產業開發能力,同時實現外界對關鍵礦物供應鏈多元化之目標。
作者: 李明勳
全球經貿互賴增加導致經濟安全風險擴大,出口管制已成為各國防止關鍵技術流入敵國,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科技領先地位的重要政策工具。然而,擴大管制也將影響全球貿易和投資活動,對產業競爭力造成傷害。為平衡國家安全和經貿效率,美歐等主要國家強調國際合作的重要性,如協調管制清單項目,並就敏感技術的風險評估、管制執法方法等進行資訊交流,以期有效提升管制行動。
作者: 聶廷榛
臺灣經濟發展高度仰賴貿易,使臺灣產業面對的國際風險相對較大。在國際快速變化的競爭局勢下,各國政府透過產業支援措施及經貿管制措施,避免關鍵技術外流及強化產業鏈韌性。日本在過去五年來,持續針對經濟安全議題進行討論,並透過組織改革及訂定新法來完善相關機制,相關經驗值得臺灣參考借鏡。
作者: 楊書菲
隨著全球電子商務規模的快速成長,在WTO對於電子商務的定義與範圍,電子傳輸是否徵收關稅,以及相應的國際標準仍在討論之際,新型的區域經濟協定已就電子商務規範達成共識,並顯露出部分會員對電子商務制度發展的立場,或許最終在WTO會產出一個可包容已開發、開發中和低度開發會員的基礎版本,而新型區域經濟協定所展現的則可為國際電子商務發展的進階版本。
作者:
氫能在發電業的應用日益受到關注,由於可有效轉移再生能源發電過剩所產生的餘電,因此具有良好的調度性和穩定性,然而高昂的發電及運儲成本仍然是業者有待突破的問題。本文分析歐洲、美國和日本的氫能發展現況及面對的挑戰,未來隨著氫能技術的不斷創新,預期在發電業的應用將更加廣泛,為能源轉型帶來更多新的可能性。
作者: 吳威 ; 陳中舜
日本產業秉持「以精實改善為主、智慧科技為輔」的「精實智慧製造」理念,並透過深植人心的「互助合作」方式,營造發揮「數位轉型」(DX)與「綠色轉型」(GX)實質效益的工作環境。本文從大企業、中小企業及公協會等面向探討日本「精實智慧製造」策略,並提出臺日產業合作建議。
作者:
自習近平於2022年10月召開的二十大,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概念並於其後提出三大全球倡議後,以「中國式現代化」為基礎和三大全球倡議為實踐工具中國全球治理系統宣告成形。預期中方將在二十大後,以此作為外交政策最高指導原則,並試圖在拉攏開發中國家和抗衡美國的壓力之際,挑戰當前由歐美主導的國際秩序和治理架構。
作者: 吳子涵 ; 楊永年